暴风雪是什么意思 黑龙江多地遭遇暴风雪
在自然界中,暴风雪是一种令人敬畏的自然灾害,它以其强大的力量和突然的攻击让人们深感自然之威。当我们提及暴风雪时,很多人或许能感觉到它的凶猛,但却不一定能准确理解其含义。那么,究竟什么是暴风雪呢?为何黑龙江多地近期遭受了它的猛烈袭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暴风雪的含义
暴风雪,顾名思义,是一种既强烈又迅速的风雪现象。在气象学中,对于降雪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通过气象观测者使用特定容器收集雪样,融化后进行测量得到的。如同降雨量一样,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的降雪量,分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当我们在谈论暴雪时,通常是指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10毫米。而暴风则形容风势猛烈、持续时间长的一种风。
黑龙江遭遇暴风雪
据中央气象台报道,黑龙江等地于近日遭遇了暴风雪的袭击。寒潮蓝色预警已经发布,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迎来强烈的北风,阵风可达7至9级。多个地区的气温将大幅下降,其中吉林东南部、黑龙江南部等地的降温幅度尤为显著。此次寒潮过程影响范围广泛、移动速度快,且天气系统复杂。降温中心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而华南地区也将受到波及。预计中东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大幅度下降,很多城市的气温将降至像常年的12月甚至1月那样低。而东北地区的最高气温更是将跌至-5℃左右。
应对暴风雪的准备工作
面对暴风雪的威胁,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外出。
2. 若在室外,应远离广告牌等易坠物,以防受伤。
3. 非机动车可适当放气,增加摩擦力。
4. 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
5. 驾驶时需慢行并保持车距,注意佩戴色镜。
6. 若发生断电事故,应及时报告电力部门处理。
暴风雪的形成原因
暴风雪的形成既遵循自然规律也受特定环境影响。从大的方面来看,地球的温度与太阳活动有一定关系。太阳活动的低潮期大约每10年出现一次,这时地球可能会特别寒冷。而从具体情况来看,环境问题导致的温室效应减缓了洋流的流速,这也使得冬天越来越冷。但值得注意的是,温室效应并不意味着温度一直上升,在欧洲等地,全球变暖可能表现为夏季更热、冬季更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