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古诗

健康养生 2025-04-26 04:05www.17kangjie.cn中医养生

竹之韵:古今咏竹名篇荟萃

自古以来,竹以其坚韧不屈、清雅脱俗的气质,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以下将带你领略一系列古今咏竹名篇,感受竹子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一、竹之诗篇

1. 清代的郑燮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竹喻志,展现坚韧不屈的精神。

2. 宋代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中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以竹喻君子高洁,强调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3. 唐代刘禹锡的《庭竹》描绘了竹如君子般清雅自持、适应力强:“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4. 唐代的杜甫在《严郑公宅同咏竹》中借雨后竹的洁净与清香,寄托对未来的期许:“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二、哲理与象征

1. 郑燮的《新竹》以竹的生长隐喻代际传承与扶持:“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 唐代的李商隐在《初食笋呈座中》以竹笋比喻人才,呼吁爱惜新生力量:“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3. 宋代的王安石咏竹赞其历经磨难仍不改其刚正:“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三、意境与风骨

1. 唐代的王维在《竹里馆》中描绘出竹林中超然物外的隐逸之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唐代的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以竹的恒久清阴象征友情的坚守:“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四、名句摘录

诸如徐庭筠的“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以及佚名的“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均展示了竹子的坚韧与清雅。苏轼的“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更是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

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了竹子的多重魅力,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深情描摹,又蕴含深刻的人生隐喻与哲理思考。每一首诗都仿佛是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让人领略到竹子的风采与神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