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套路应聘

家电维修 2025-04-30 08:28www.17kangjie.cn家电维修培训

近年来,央视不断揭露求职招聘中的新型诈骗手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以“高薪”“编制”等为诱饵,让人防不胜防。结合公开报道,我将这些骗局梳理为以下主要类型。

一、招聘信息的虚构陷阱

诈骗者会伪造内部关系,声称能够通过“内部人士”为你安排国企、事业单位的编制岗位。他们伪造面试流程、合同等文件,以骗取你的费用。比如兰州某人力资源公司的诈骗案,他们以“解决国企工作”为由,诈骗了数百人,涉案金额超过八千万元。诈骗团队与人力资源公司也会勾结,通过正规渠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施小额高频诈骗。

二、医美贷陷阱需警惕

另一种诈骗手法是以“高薪诱饵+强制整容”的方式,吸引求职者办理“医美贷”。他们声称“月薪8万”,却以“免费整容”为诱饵,实际岗位并不存在,求职者背负高利贷却无法偿还。甚至有些招聘团队与医美机构合作,形成完整的诈骗链条,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三、冒充官方机构的诈骗手法

诈骗者还会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入驻正规平台、伪造官网或通知等方式,营造合法经营假象。他们利用大数据分析,针对特定群体发布虚假招聘广告,骗取押金、加盟费或诱导贷款购车。

面对这些求职陷阱,我们该如何防范呢?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企业资质,核实企业信息,警惕“未入职先收费”等不合理要求。要保留证据,妥善保存聊天记录、合同、转账凭证等,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报警或向消协、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对于“低门槛高薪”“轻松赚大钱”等宣传要保持理性,避免被非法网贷、传销等二次侵害。

央视曝光的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求职骗局往往组织严密、证据链完整。作为求职者,我们需要提高法律意识,通过正规渠道求职。我们也要保持警惕,学会识别这些诈骗手法,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毕竟,求职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既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也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