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的诗句
桂花之美,无需浓墨重彩,其独特的芬芳与高雅的气质,早已在古今诗坛留下深刻的印记。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以诗抒怀,借花言志。这些优美的诗句,正是对桂花最真实的写照。
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中,“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道出了桂花之卓越不凡,无需过分装饰,本身就是花中的佼佼者。而宋之问的《灵隐寺》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则把桂花的香气比作月中落下的仙露,其香如天上之味,飘渺而令人陶醉。
朱淑真的《木犀》里,“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那淡雅的桂花香,与书窗下的文人墨香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别样的美。而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则以“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清冷之景,烘托出桂花的坚韧与美丽。
杨万里的《咏桂》里,“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把桂花比作月宫的仙香,那一点香,便能吹得满山芬芳。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里,“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则用月宫的仙花来比喻桂花,那从月轮上落下的桂花,带着露珠的香气,清新脱俗。
谢懋的《霜天晓角·桂花》中,“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描绘了桂花叶片的绿意与金黄花色的交相辉映,其香气与韵味都堪称一绝。而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里,“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则借桂花回忆少年时光,那淡淡的桂花香,伴随着青春的回忆,永远留在了心间。
更有李商隐的《昨夜》中的“桂花吹断月中香”,用月中吹断的香气来形容桂花之香,那种浓郁的香气仿佛从月中飘洒而下。辛弃疾的《踏莎行·弄影阑干》则以“弄影阑干,吹香岩谷。枝枝点点黄金粟”来描绘桂花的美丽与香气,那摇曳的身影,那弥漫的香气,如同黄金粟般点缀在岩谷之间。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桂花的清雅香气与诗意美感,更是通过对桂花的描绘,传达出秋日的气息与韵味。无论是喜悦、怀旧还是感慨,桂花都是最完美的载体。读这些诗句,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桂花香的世界,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