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中国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周易》之乾卦与坤卦,早已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其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天地之道,更是跨越时空,指引着我们前行。
一、乾道刚健:自强不息的宇宙密码
《周易·乾卦》首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揭示了宇宙间永恒的律动。如同日月更迭、四季轮转,宇宙中的生命力始终不息。这种力量在人类身上表现为对理想的坚韧追求。孔子虽周游列国传道受挫,但仍弦歌不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突破认知边界;敦煌莫高窟的画工在戈壁深处留下千年的笔触。真正的自强并非盲目苦干,而是在理解天道规律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奋斗融入生命的洪流中。
二、坤德广博:厚德载物的时空智慧
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展现了如大地般的包容境界。古人如李冰父子治水,顺应地势,乘势利导,造就了天府之国;紫禁城三大殿历经六百年风雨而不倒,其秘密在于“千层饼”式地基对地质应力的化解。这种智慧在当代体现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合,如敦煌壁画中印度飞天与中国羽人的完美结合,现代企业则通过ESG(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刚柔并济的文明基因
这两句话之间的深层联系在于阴阳和合的系统思维。乾卦的“元亨利贞”四德需要坤卦的“直方大”来平衡。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指出“乾坤并建以为体”,这一理念在现实中得到广泛应用。明代郑和船队兼具航海技术与外交艺术;当代中国航天工程在突破技术封锁的秉持“太空命运共同体”理念。这种刚柔并济的思维模式,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奥秘所在。
进入AI技术颠覆认知的时代,这两句古训焕发出新的生机。算法的自我突破与科技的终极关怀,正是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现代诠释。我们需要在追求技术的卓越中,始终保持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责任感。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现代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永远需要的德性坐标系。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永远铭记这两句箴言,不断超越自我,承载起更多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