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允许临时占道经营
成都市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一项特殊的政策——“允许临时占道经营”,这一创新举措是为了在特殊时期助力经济复苏和城市活力的恢复。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政策核心措施
成都市采取了“五允许一坚持”的策略。具体而言,允许在居民集中区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场所;临街店铺被允许越门经营,有效促进了商家的复苏;大型商场占道促销,进一步刺激了消费;流动商贩经营也得到了许可,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了机会;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得到了扩大,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成都市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监管,以包容性的管理方式来保障政策的落地。为了更好地规范管理,成都市还推出了“八项机制”,包括摊点设置引导、卫生责任制度、投诉快速处理等。
二、实施成效显著
这项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直接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让流动商贩和小微经营者成为主要的受益群体,有效缓解了疫情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这一政策恢复了城市的“烟火气”,带动了消费活力,获得了市民和央媒的广泛好评。中央文明办甚至调整了文明城市测评标准,明确不将占道经营等列为考核内容,间接认可了成都的经验。
三、规范与保障
政策的实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保障。要确保安全底线,不得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得侵害他人权益。摊主需要保持环境整洁,落实垃圾处理责任。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点位设置和管理措施,平衡便民和秩序的关系。
成都通过“放管结合”的模式,不仅激活了小微经济,还维护了城市治理的规范性,为特殊时期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创新的样本。这一政策的实施,让成都市在疫情期间展现了灵活管理、积极创新的一面,也为其他城市在类似情况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