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简介)
生活百科 2025-04-15 01:47www.17kangjie.cn生活百科
端午节,这个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古老节日,其起源流传着两种最为广泛的说法。
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节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哀痛至极,渔夫们纷纷划船在江上打捞他的真身,有人则投放饭团和雄黄酒于江中。为了纪念这位用生命谱写爱国主义乐章的伟人,每年五月初五,人们便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传统习俗。
另一种说法则是端午节源于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因父兄被楚王所杀而投奔吴国,助吴伐楚,最终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吴王死后,其子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将其赐死,并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为了纪念他,端午节便产生了赛龙舟、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习俗。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节日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等。从字面上来看,“端午”又有“端五”、“重五”、“重午”等称呼。“端”在古汉语中代表开头、初始的意思,“端五”就如同“初五”。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五月因此也被称作“午月”,午时则为“阳辰”,所以端午节也称作“端阳”。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为了避讳,人们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无论是哪种说法,端午节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天,人们不仅通过各种方式纪念伟人、驱邪避疫,更借此机会与家人团聚,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上一篇:东京奥运会金牌排名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