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阶段
在施工开始之前,一系列细致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场地要进行彻底的平整,清除所有杂物并设置排水系统,确保施工区域整洁干燥。如有必要,还需对软土进行换填并夯实。接着,使用全站仪精确测定桩位中心,设立稳固的护桩标记。选择适合的钻机设备,如冲击钻、回旋钻或旋挖钻,并检查导管的密封性。钢筋、水泥等原材料也要准备充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护筒埋设细节
护筒的内径要略大于桩径,通常在200-mm之间。埋设需在2-4米之间,以确保其稳固。护筒的顶部要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并严格控制中心偏差在50毫米以内,以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
泥浆制备与钻孔施工
泥浆的制备是钻孔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使用膨润土或优质黏土调配的泥浆,需严格控制其比重(1.05-1.20)、粘度(18-25s)及pH值,以确保泥浆能够有效保护孔壁并悬浮钻渣。钻孔施工时,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进方式,如冲击钻、回旋钻或旋挖钻。保持孔内水位及泥浆性能,及时清理钻渣,并详细记录地质变化。
后续工序简述
完成钻孔后,进行清孔工作,分一次清孔和二次清孔,确保沉渣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接着是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以及导管的安装。混凝土灌注是成桩的关键,需保证初灌量及导管的埋深,并进行连续的混凝土灌注,直至桩顶超灌0.5-1米。进行成桩的检测与养护,采用超声波法或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并自然养护至设计强度。
质量控制要点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包括:垂直度偏差需小于等于桩长的1%,沉渣厚度在端承桩中不得超过50mm,在摩擦桩中不得超过200mm。混凝土的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坍落度则宜控制在180-220mm之间。不同工程还需结合地质条件、桩型及设备选型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这样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把控,我们能够确保桩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