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民俗文化 2025-04-26 01:26www.17kangjie.cn民俗文化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诗,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典诗词的长廊中,诉说着人世间无尽的哀愁与怅惘。今天,让我们一起这两句诗的源头和流传背后的故事。

一、诗句溯源

1. “自古多情空余恨”这句诗,源自清代魏子安的长篇小说《花月痕》第十五回中的一首诗。原句为“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这句话以“多情”与“好梦”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无常、转瞬即逝的深深感叹。

2. “此恨绵绵无绝期”,则取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诗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描述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生死遗恨,强调了恨之情的永恒与无尽。

二、误用与传播

因《花月痕》与《长恨歌》两部作品情感主题相近,后人将这两句诗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如今广为人知的“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一误用,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传播,如1998年TVB版的《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台词便使用了这一拼接句,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从语义上看,“空余恨”与“无绝期”都表达了情感的遗憾与无尽之意,虽非原配,但却意境契合,因此被广大读者接受并传颂。

三、原诗对比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两句诗的原貌:《花月痕》中的“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主要表达的是爱情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则主要描写的是生死离别、永恒遗恨的悲伤情感。

四、情感内涵

这两句诗,无论是“空余恨”还是“无绝期”,都围绕着“恨”展开。“恨”在这里,既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遗憾,也是对未来无法预知的担忧与恐惧。拼接后的诗句,虽然并非原貌,但却成功融合了古典诗词的哀婉意境,成为现代文化中的情感符号,传递着人世间关于爱情、关于遗憾的深沉思考。

这句诗是后人根据不同作品进行的再创作,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这句诗,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正如诗句所言,多情空余恨,遗憾与永恒并存,这也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螯合物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