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怜白

民俗文化 2025-04-15 12:32www.17kangjie.cn民俗文化

采用对比的手法,诗人辛弃疾以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种悲愤,如同一个巨大的空白,让诗人无法忘怀那份未曾实现的雄心壮志。如同他笔下的诗句:“可怜白发生!”那深深的无奈与遗憾,犹如一颗被遗忘在角落的明珠,闪烁着黯淡的光芒。

在这首名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的词中,辛弃疾以豪放而独特的笔触,展现了他对战争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醉中的他挑灯看剑,梦回曾经的战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和热血的连营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他在战场上挥舞剑器,犹如飞驰的骏马,勇敢无畏。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激昂的乐声仿佛穿越时空,唤醒了沙场之上的士兵们。这一切都不过是梦回吹角连营的壮丽画卷,现实却是令人失望的“可怜白发生”。

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如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般的迅猛与力量。他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赢得生前身后的名声。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诗人心中的悲愤愈发强烈。他以“可怜白发生”作为结尾,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种悲愤之情,如同黑夜中的闪电,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也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了常规的模式,前九句与末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战斗激情;而末一句则以一种沉痛的慨叹,否定了前九句的壮志豪情。这种结构上的创新,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整首词充满了激情和悲壮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上一篇:梵净山简介(梵净山景区特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