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向明月(向明月全诗)

民俗文化 2025-04-07 16:49www.17kangjie.cn民俗文化

晓风轻拂,一名身着落花的吹管女子,在清晨的柔和光线中,吹奏起悠扬的旋律。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思念,仿佛随着音乐的节奏,飘散的花瓣也在倾诉着无尽的相思。这是唐代李白笔下的《捣衣篇》中的一幕。

这位闺中佳人,年仅十余岁,眉宇间带着淡淡的哀愁。她对着镜中的自己,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感叹着离别的苦涩。突然,她看到江上的春归燕,衔来云中尺素书,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她玉手开缄,长叹一声,得知远方的丈夫仍在交河北戍守边疆。

交河水向北流淌,思念也随之流淌。她愿望能化作双燕,飞翔于中州之上,与亲人团聚。君在边关,骑着青丝马,英勇无畏;而自己在闺中,红粉楼上,独守寂寞。楼上春风日渐歇,无人共揽镜,看那一头愁发。

晓风之中,她继续吹奏员管,随着落花飘扬;夜晚则捣制戎衣,向着明月倾诉。明月高悬,刻漏长流,真珠帘箔掩映下的兰堂,显得分外寂静。宝幄上同心结,琼筵上苏合香,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却难以掩盖她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琼筵宝幄之上,连枝锦簇,灯烛荧荧,照见她孤枕难眠。她手中的金剪刀,剪不断那绵延的思念,愿为君留下相思枕。庭兰虽摘尽,仍不见君归。红巾拭泪,泪水氤氲。

若明年再征边塞,她愿化作阳台一段云,随风飘去,与君相伴。这样的深情厚意,如同那吹管中的音乐,随着落花的飘零,传达到远方……李白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浪漫的情怀,展现了一位闺中佳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爱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