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又发现大油田
华东地区陆相页岩油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新兴油田(山东)和溱潼油田(江苏)的勘探工作中。这两大油田共探明地质储量达惊人的1.8亿吨,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首次确认的页岩油藏。其地质特征独特,页岩油被存储于古近系断陷湖盆深水湖泊相的富有机质页岩层中,这些页岩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几乎不含砂岩或碳酸盐岩夹层,是典型的基质型页岩油。
尽管面临年代新、成熟度低、断裂复杂、高温高压等技术挑战,这些华东页岩油的特性使得其勘探开发难度达到世界级水平。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斗志。他们的努力使得我国在陆相页岩油的勘探技术规范制定上取得了实践依据。这两大油田的开发潜力巨大,页岩地层压力高、可压性好,单井产量高且稳产时间长,试采效果显著。无疑,这两大油田的发现为我国原油稳产提供了重要的接替资源。
除了上述两大油田外,我国其他区域的油气勘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渤海湾盆地的亿吨级油田,这一发现再次证明了中国石油资源的丰富性。截至2025年初,我国已累计发现了十个亿吨级油田和十九个千亿立方米级气田。鄂尔多斯盆地、琼东南海域等区域更是实现了深层与深海油气资源的突破。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方面,中国石化首次应用了自主制定的陆相页岩油储量估算标准及特色评价体系。这一技术的运用将推动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展望未来,“十五五”期间,我们计划年均新增探明储量超过一亿吨。到2025年,页岩油年产量目标设定为200万吨,并继续推进苏北、东濮等盆地的勘探评价工作。这些成果不仅是能源安全的保障,更是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它们预示着我国在油气领域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