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场尴尬又离谱
营销理念与落地执行的割裂
在全国的1314家影院中,一场名为“你在身边,就是初雪”的营销战役正式打响。其核心理念是以人工造雪营造浪漫氛围,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严重的执行问题。
部分影院由于设备条件限制或是操作失误,导致雪花喷射效果严重不均。有的影院雪花如瀑布般汹涌而下,观众被泡沫状的人造雪喷得满头满脸,场面一度失控,被观众戏称为“局部暴雪”或“雪崩式喷发”。而有的影院则只是象征性地飘落零星泡沫,被观众戏谑为“下霜场”,显然未能达到预期的浪漫氛围。
这场营销活动引发观众体验的两极分化。人造雪使用的泡沫状液体黏附在头发和衣物上,清理起来十分困难,许多观众在观影后不得不紧急清理。更有甚者,提前撑伞防护以应对泡沫。泡沫喷洒过程中存在的设备漏电风险以及可能的过敏问题也引起了观众的担忧。
这场营销活动的热议也蔓延到了社交平台。网友们纷纷将经典台词“张万森,下雪了”改编为各种调侃的版本,并配以影院“暴雪”现场图进行传播。观众自发对比各地的“下雪场”效果,形成了“尴尬名场面”的二次传播热潮。
这场营销活动也引发了行业内的反思和争议。活动暴露出影院在执行标准上的不统一以及应急预案的缺失。尽管预售票房火爆,但这种过度依赖“仪式感”的营销方式却削弱了电影本身的口碑。部分观众直言,“形式大于内容”。这场营销虽然成功制造了话题热度,但因执行上的粗糙而沦为“离谱现场”,成为了影视行业过度追求“沉浸式体验”的一个反面案例。
应当反思的是,营销理念与落地执行的割裂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在追求创新营销的同时确保观众的观影体验和电影本身的质量?这不仅是对影院和营销团队的考验,也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