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来历简短(冬至的来历故事简短图片)

家政知识 2025-04-18 06:59www.17kangjie.cn家政服务公司

冬至之韵:老北京的传统与故事

冬至来临,老北京有这样一个传统说法:“冬至馄饨夏至面”。说起这传统的起源,我们得回溯到遥远的汉朝。那时,北方匈奴频频侵扰边疆,百姓生活不得安宁。其中,浑氏和屯氏两个匈奴首领尤为凶残,令人痛恨。为了表达百姓对他们的深恶痛绝,人们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食之则寓意着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由于最初的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制成的,因此这个传统便延续下来,家家户户在冬至这天必吃馄饨。

除了馄饨,冬至还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南阳的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之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季。他目睹南阳的乡亲饱受冻饿之苦,其中许多人的耳朵更是被严寒冻烂。张仲景心怀慈悲,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煮制一种特殊的汤剂。他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煮熟后捞出,剁碎,然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再煮制成“驱寒矫耳汤”,赠予乡亲。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逐渐痊愈。

自此,每逢冬至,人们便纷纷效仿张仲景的做法,制作这种象征温暖与保护的“冻耳朵”,并流传下这样一个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时至今日,这一传统依然在南阳地区流传不息。每当冬至来临之际,人们不仅吃饺子以纪念张仲景的善举,更是借此表达对温暖、团圆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这冬至的时刻,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些传统故事带来的温暖与韵味。无论是吃馄饨还是饺子,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上一篇:普通人怎么去看进博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