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是多少岁(古代“而立”所指代的年龄)

家政知识 2025-03-31 21:29www.17kangjie.cn家政服务公司

在古代,儿童的发型独特,头发自然下垂,不受束缚,因此人们将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称为“垂髫”。这种称呼不仅展现了他们天真无邪的形象,也反映了古人对童年时期的尊重。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年纪,便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古人认为这个阶段的人已经有所成就,因此称之为“而立之年”。这里的“而立”,不仅指年龄,更是对未来人生方向的一种确定和理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便开始了对命运的深刻认识。这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论语·为政》中曾说:“五十而知天命。”人们常用“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等词语来代表五十岁的年龄。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接受并理解自己的命运,明白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有限。

当人生走到六十岁,这被称为“花甲之年”。这一称呼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以六十年为一个循环,这个循环被称为一甲子。由于天干地支的名称繁多且相互交错,所以称为“花甲”。

而当人到了八九十岁的高龄,便被称作“耄耋”。其中的“耄”字,上形下声,音如“冒”,而“耋”字则音如“迭”。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代表着年纪非常大的人。对于百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尊称为“期颐”,也被称为人瑞。这代表着一个人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人生旅程,达到了生命的极致。

这些年龄称谓,是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描绘,也是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的体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kangjie.cn 长沙家政网【一起康洁家政】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