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溪口旅游景点大全
民俗文化 2023-08-30 11:26www.17kangjie.cn民俗文化
奉化溪口景区介绍
武岭 武陵是溪口的门户。穿过雄伟壮观的武陵门,我突然意识到三里长街(武陵路步行街)是用青石建造的,就像街上的房子一样。清初的建筑风格令人怀旧。江的出生地、故居别墅、祖墓祠堂、家庵等遗址散落在街上,其中“玉泰盐店”、“小洋房”、和“丰镐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镐房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居位于奉化溪口武岭路下街,东距武岭门200米。名字出典西周时,以丰邑、镐京为国都。蒋介石和他的弟弟瑞青的房号是用“丰”和“镐”这个词来做的。瑞清晨去世,蒋介石沿袭,所以统称为丰镐房。原祖屋6间,1935年改造改造,有49间,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大厅后厅,两厢四廊,大厅门素居,楼下作帐室,接待处,楼上为蒋母王采玉,蒋介石前妻毛馥梅念经处;后厅为家祠,名为“报本堂” ,1949年4月15日,蒋介石为长子经国40岁生日写了一本题为《寓理酷帅》的匾额和跋文。跋文说:“每天晚上上课,背孟子‘养神’章。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没有或间,主动在这里略有理解。又经常玩索心养性的‘性’字,自得四句话:‘无声无臭,只虚而微,真诚至中,寓意酷帅。为此自格;而以寓理之‘寓’字,身体严肃,引以自快,却不敢观人。今天是经儿40生日,特赘这个‘寓理酷帅’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身体察,卓然自强,不负所望。“两柱对联谓“压根尊亲是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希望孝子顺孙” ,也是蒋介石的手迹。堂内供奉蒋氏曾祖下列四代神主灵位。西厢房为毛氏(蒋经国母亲)居住,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回来,补办婚礼,曾作新房;东厢房曾作宋美龄居住。西边有一个独立的庭院,两个房间一个接一个,是蒋母王采玉的老房子。楼上的走廊与西厢房相连。楼梯很窄,只有一个人。据说蒋母脚小手扶栏左右方便;东小院,原佣人住所或杂物堆放,西平房供亲友招待。毛晚年生病,上楼不方便,住在这里。楼轩相连,廊廊回环,朱柱赭壁,青瓦鱼脊。前庭上下有圆洞门,周栽7株银杏。素居门种紫玉兰2株,院内挂花老枝横逸,浓荫笼郁。庭内精雕细画,浮彩镂金,富有古典艺术风格。屋顶堆塑“三星高照”、“双龙抢珠”。上下五马散墙,廊壁柱头刻有“八仙过海”、“姜子牙垂钓”、“文王求贤”、“刘备招亲”、“婆婆刺字”等。
蒋介石从小就住在这里。与宋美龄结婚后,他和蒋介石住在文昌阁,因为宋美龄不想和主房间住在一起。文昌阁是蒋介石的别墅,曾经是蒋介石读书习字的地方。1949年5月溪口解放后,人民政府妥善维护,1980年拨款整修成原来的样子。
蒋母墓道 翠屏山鳞敖在溪口镇西1公里。墓道入口矗立着墓碑坊,门道三,门上刻着“蒋母墓道”四个字,坊柱浮雕花卉,和合仙人,寿星等,两边古松参天。墓道由卵石建造,长668米,地形极佳。先后经下轿(马)亭、八角亭、墓庐。下轿(马)亭,呈方形,过亭后山路渐陡,轿马不能上,必须拾级而登。墓屋额题“慈庵”,主房中堂挂着蒋介石母王采玉的遗照,里面有墓碑四面,中间有墓碑,刻有孙中山手书《祭蒋太太人文》,碑阴刊蒋母事略,两壁分为蒋介石的《哭母文》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安慰蒋总司令文》。出“慈庵”,登百多步即蒋母墓,墓碑是孙中山写的,上扇栏刻有“范式”四个字。相对于两边的石狮,蒋介石自写春联,上联是“祸及贤慈,那天后悔已晚”,下联是“愧为逆子,终生痛恨无尽”。墓前有祭坪,拜台中间铺着“凤凰翠竹”浮雕石板。(门票20元 包括杜鹃谷门票)
雪窦山 雪窦山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翠峰寒瀑,气象万千。南宋仁宗皇帝曾梦游这座山。醒来后,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与世界著名画山相比,雪窦山“双流效奇,珠林俊秀”、“默契圣心”、也就是说,拍案被认定为他梦中游泳的神山。宋代理宗皇帝秉承先帝的旨意,追书“应梦名山”赐之,雪窦山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地来看胜探幽,咏颂不绝,留下了大量流行的赞美诗。蒋介石年轻时“始上雪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蒋介石在其地建别墅”,自取门额“妙高台”。爱国英雄张学良将军曾被拘留在雪窦山的老中国旅游社,他对雪窦山的风景感到惊讶,回味无穷。雪窦山的雪窦寺历史悠久。早在晋朝,比丘尼就在山顶上建造了佛陀,被称为“观音瀑布”。后来,它逐渐重建。直到唐宋时期,它才繁荣起来。宋代被称为“世界禅宗十刹之一”。它被佛教界公认为“未来佛”弥勒佛的道场,也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弥勒道场 雪窦古寺是溪口最重要的旅游景观。据说弥勒佛出生在这里,成功后被视为他的道场。雪窦古寺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它就被称为“世界禅宗十刹”之一。它气势恢宏,庄严而安静。寺庙建筑构思精巧,处处凸显了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
1984年,雪窦古刹被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指定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千丈岩飞瀑 在奉化市溪口镇雪窦寺前。崇崖壁立,高千崖,故称千丈岩。有水从千丈岩顶泻下成瀑,喷薄如山崩。瀑布高186米,飞珠溅玉,五彩缤纷,十分壮观。王安石观瀑诗云“拔地万生青张立,悬空千丈素流分。看玉女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面瀑旧有飞雪亭,后倒塌。现在是1986年重建。瀑布下仰止桥,午雷亭。(妙高台与千丈岩瀑联票18元)
应梦名山 雪窦山景系位于四明山东缘,山上乳峰呈窦,水如乳,故名。海拔800米,以雪窦古刹、千丈瀑布为中心点,四周群山环绕,中间有几十英里的广垣,纵横交错。区内峰峦秀丽,岩沟雄伟,瀑布绚丽,林泉幽深,气候适宜。有“四明第一山”之称。
宋代理宗皇帝曾梦游这座山,因事被命名为“应梦名山”,御书在雪窦山的御书亭上下了纪念碑。蒋介石曾想在这里建第二庐山,供旅游避暑。
九曲剡溪 清澈清澈,涓涓东流。亭下的湖泊像一面镜子,嵌在群山之中。巍峨的大坝位于八曲高粱和亭下村之间。湖中自然风光秀丽。奇峰幽谷、山岚水色构成了许多自由有趣的湖山景观。这里空气清新,水体优良,渔产、水果、树林资源丰富。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也可以钓鱼,野餐,露宿。湖水源头有许多瀑布,有壮观的“徐苇岩瀑布”、“千丈岩瀑布”,还有三隐潭“鸳鸯瀑布”,相爱缠绵。
西安事件地点
说到震惊中外的“西安事件”,大多数人都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壮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可以从这两棵树中欣赏到原来的历史形势和将军的成就。张学良将军手工种植的四棵槐树中仍有其中两棵,枝繁叶茂,刚劲高大,指向蓝天。看到树就像看到人,张学良将军雄伟正直的表情似乎就在眼前。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溪口养病,张学良将军被禁在雪窦寺附近的中国旅游社9现已按原状建成。蒋介石亲自要求张学良的活动空间东不出镇海口,西不过曹娥江,到溪口有人跟着,到外地派宪兵。还派了一位书生给张学畏讲四书五经。除了胸怀积郁之外,张还在雪窦山的水涧岩上种了紫玉兰和法国梧桐,在雪窦寺种了四棵柄木。发展后,只剩下两棵树。当地人把雅号奉为“将军摘”。
巧合的是,雪窦寺前山门右侧有一座高涝桥(现更名为龙珠桥)。桥边有一棵古松。据报道,奉化县官员将在隆庆五年(1571年)砍树,翰林戴询写了一首诗。,当地人称这棵古松为“翰林松”。虽然“将军逮捕”和“翰林松”属于不同的古代和现代阶段和不同的情况,但它们值得传播。
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西安事件和张学良将军的相关表现,让我们参观中旅社。中旅社位于雪窦寺西侧,建筑面积438平方米,1934年6月建成开业,由上海中旅社管理。六间客房内设。一家餐厅,旅游旺季仍在雪窦寺厢房设行军床100张,招待旅客。1937年1月,该房屋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承包,称为“张学良先生招待所”。张学良和他的副官员、护士和军事特务队长住在这里,30多名特务队友和一系列宪兵驻扎在雪窦寺进行监控。张学良在这里度过了八九个月的幽禁时光。今年中秋节,木结构厨房着火,房子全部烧毁。在雪窦寺住了几天后,张学良搬到了安徽黄山。1987年5月,政府拨款按原状重建,1988年对外开放,并展示了张学良的业绩和照片。